石油毒瘤对人体的危害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石油的泄露已经对大海、陆地环境造成很大影响。接下来您能不能着重给大家讲一讲石油毒瘤对人类健康有哪方面的影响?
石油类是一种烃类化合物的一种混合物,由很多种烃组成。烃是一种化学高分子有机物,很多烃都具有毒性。特别有一种芳香烃,是能够致癌的。还有一些低沸点的饱和烃,能够引起身体麻醉。因此在一些事故中,有些人因呼吸时间过长,造成昏迷。这些烃类如果浓度较高,能够破坏细胞,使细胞坏死。所以它对整个生物危害是比较大的。
此外汽车燃烧石油排出来的尾气含有很多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引起心绞痛的重要因素,心脏病患者如果呼吸一氧化碳多会引起中毒。汽车尾气在太阳光强光照射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就是我们所说的光化学烟雾。
历史上著名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就是由于尾气过多,太阳光照太强,出现了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了几百人死亡。光化学烟雾能够对眼睛、鼻腔、喉咙造成很大危害。
油类如果进入我们的人身体,也会引起癌变。因此我们把它看成是地球的毒瘤。
面对石油毒瘤,应当消除隐患,预防为主
赵专家说上一次关于垃圾毒瘤那些对策,我讲了关于垃圾如何分类,如何利用应对石油毒瘤,我总结应当“消除隐患,预防为主”。如果等着毒瘤毒害了人类身体,你损失就太大了,比我们事先防备投入要大得多。我提出来第一点对策要尽快消除我们目前存在的隐患,预防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隐患都有哪些呢?第一,我们国家目前有不少输油管道、储油罐、储油库都发生锈蚀,随时都有泄露或是爆炸的危险。加油站实际下面还有一个储油罐,是由钢板做成的。十年以后或者十五年,这些储油罐基本上都要生锈,都要漏穿。还有一部分输油管道也是生锈了、漏穿了,因此引发的事故非常多。北京市曾检测了一千多个加油站,发生锈蚀的加油站数量超过一半,已经污染了地下水。因此应该在安全期采取预防措施,在出现事故之前采取预防措施。
从美国的教训来说,应当在事故发生前将存在漏穿的油管和油罐全部更换,防止泄漏事故的发生。我们国家应该说已经开始做这样的工作了,但是速度比较慢,因此漏油事故还比较多。我这里呼吁有关单位,抓紧做好消除隐患的工作,把锈蚀的管道和油罐及早更换。
国际有很多先进双层油罐和管道,第一层泄露时就发出报警。我曾经写过一次报告,曾培炎副总理已经批示过,赶 紧采取措施。但是迄今为止我还没有见到报道说完成了更换或者是大部分完成更换,因此这个隐患仍然存在。
油库规划需要合理布局:一方面是要更换这些油罐和管道。另外,我建议要调整油库的规划布局,避开沿海地区和风景名胜、人口聚区。目前情况是一些重要的鱼场周边都布满了大油库,非常危险。大连、青岛这样优美的一级城市,它们旁边就布满了很多大油库。一旦出现像大连这样的爆炸事故,整个地区的民众都是受害者,而且影响将会是长期的。
舟山渔场是全国最大的渔场,我国1/3的带鱼都是从舟山渔场出产的,是全国重点保护的渔场。但是在舟山渔场周围大大小小的岛屿上,都建了大油库。从战略发展的眼光,从环保的角度看都是不合理的。一旦发生了污染风险,大范围的渔场都将遭到破坏,我们再也不能食用这些鱼类。
我建议应该尽快调整布局,避免将油库建立在风景美丽的宜居城市周围,要远离城市、远离人群。
个人环境防范,住宅选址是首位作为一个民众个人,我们在这么严峻的环境危机之下应该怎么做相信很多网友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赵章元说很多城市,好多住宅小区,现在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住宅距离那些污染源,特别是重大污染源太近了。我们选址的一个原则就是避开重要污染源,特别是污染源的下风、下水地带。
比如大型的垃圾填埋场,不要住在离它很近的地方,或者它的下风向。填埋场和加油站,这两颗毒瘤我们必须要躲开,此外还有其它工业企业、化工企业,也不要在它的旁边居住。还有就是各类机场、辐射设施、汽车修理厂、电视塔。还有一些地面裂缝带,这些地方都不适合人类居住。从住宅选址的角度来讲,一定要躲开重大污染源。所有的垃圾填埋场、加油站,都可以在网上查到位置。
作者:大河水网转载/发布日期:2010/9/14 1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