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28日电(记者赖臻、姚润丰)众所周知,北京是一座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城市,而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在今年4月便具备了向北京应急供水的条件,但是为什么在奥运会结束之后,北京才启动大规模应急调水呢?
“京石段应急供水计划何时启动,与奥运会没有必然的联系。”28日,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何凤慈接受采访时表示,京石段实现应急供水,必须满足两个硬性条件,一是工程是否完成建设,二是通水监测是否通过了验收。
据透露,按照工期建设目标,2008年4月,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完成了工程建设,5月下旬又通过了临时通水验收。何凤慈介绍说,为了提高供水安全保障水平,相关单位又对整个工程进行了运营监测,其中包括冲水、注水、清洗管道、试压等程序。
“这些工作从6月16日起开始,之后北京段又额外进行了一次试压,待这些程序全部完成后,离9月18日的放水仅有三天的时间。”何凤慈说,“必须确保工程完全合格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调水。”
北京市水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毕小刚则表示,在奥运会前和奥运会期间,北京之所以没有从河北省调水,是从北京降雨的情况、水资源调度的情况,以及调水对河北影响大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决定的。
据介绍,北京上半年降水量确实比往年多,对于补充地下水、植物生长、净化空气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今年降水城区多于郊区,南部多于北部,水库区都在北部,对于增加水库蓄水并没有明显效果,北京市主要还是采取了水资源的优化调度等措施,这些手段无法完全消除巨大的供水缺口,也不能改变城市水资源供给紧张的局面,加之今年举行奥运会用水量增长较大,因此在奥运会结束之后启用了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